【齐鲁网】“非遗”进齐鲁工业大学 大师现场传艺“收学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28浏览次数:169

  齐鲁网教育频道1024日讯(记者张蓓通讯员李晓晓)1024日,由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济南市群众艺术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齐鲁工业大学”在齐鲁工业大学图书馆举行。包括剪纸、古马车制作、面塑、皮影戏、济南古琴等15项代表济南最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在大厅展览演示。

  在展示大厅,现年76岁高龄的面塑大师何晓铮被一群学生围得水泄不通。“学面塑技艺,最重要的是喜爱。兴趣才是你最好的老师。”老人一边说话,一边将几个不同颜色的面条揉捏在一起,似乎一眨眼的工夫,神勇的关公就活灵活现地大家面前。

 

  “面塑艺术锻炼动手能力,而且对于我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慕何晓铮之名而来的范志星正拿着自己的面塑作品向大师请教。对于这样一次面对面与大师交流的机会,他分外珍惜。

 

  在面塑的旁边,精湛的古马车显得格外高大。记者看到,这辆马车制作非常精良,从车把、车辕到车轮均是手工制作。在车棚的一角,三个大字也格外醒目,“收学徒”。据“齐鲁古车第一人”杨崇华介绍,杨家木铺虽已有百年历史,但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他希望能多一些平台,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艺术精髓,让这项具有济南特色的手工艺散发出更大魅力。

  在皮影戏演出厅,不时爆发出阵阵欢笑声和欢呼声。由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及其搭档樊莹两个人完成的《孙悟空大战蝎子精》正在上演。

 

  “我是第一次看皮影戏的现场演出,真是大开眼界。”材料学院的郑浩说,看着幕布上的人物演绎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听着一口地道的济南方言,感觉非常有意思,“要是我们也能学习这门手艺就好了,可以自己编排演绎喜欢的剧目。”

  在现场,有一位特殊的剪纸人,他就是齐鲁工业大学的青年教师顾朋泉。作为现场最年轻的非遗项目传承人,90后顾朋泉的剪纸手艺独具特色,惹人注目。

 

  “梅花经过简化后的花为五瓣,可以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在画时首先把‘火’字骨架确定好,再画花瓣,最后画花蕊。”顾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制作过程。据他介绍,他的课程主要面向艺术学院,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和特性。

 

  据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学校,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了解面塑、剪纸、古琴等非遗项目的文化传播和技艺传承,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更能陶冶他们的高雅情趣,使民俗艺术得以代代传承,长盛不衰。

 

  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继教学实践基地落户济南群众艺术馆之后,双方又一次深入合作。下一步,艺术学院还会聘请相关的专家、项目传承人来校办讲座,授技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到非遗知识,也给非遗传承人一个发挥的舞台。

 

  演出过程高潮迭起,精彩不断,来自不同领域的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纷纷亮出绝活。山东大鼓、快板书、单弦、山东琴书……各种形式的精彩剧目轮番上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演出现场,艺术家们还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与大学生进行互动问答,气氛热烈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