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关于举办2025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校赛的通知》

发布者:艺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4-08浏览次数:62作者:李丹琼 责任编辑:高纪洋审核人:许广法

关于举办2025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校赛的通知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创办于 2017 年,首届大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组委会共同主办。大赛于 2020 年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激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经校(院)决定举办2025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具体事宜如下:

一、竞赛组织

2025年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机械工程学部承办,各学部(学院)负责各自学生的宣传、组织、报名等工作。

二、竞赛主题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设主题赛和专项赛

三、竞赛内容

1国赛主题赛

主题一(创意设计):家用智能机器人——让生活更美好

服务于未来生活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创意设计:适用于千家万户的智能机器人,其用途为家务劳动机器人、娱乐、情感交流、陪伴、个人卫生、家庭管家、安全与防护等家用服务智能机器人。

主题二(创意竞技):魔方机器人

参照人类魔方竞速规则,设计制作魔方机器人,综合运用机械、电子、信息和自然科学知识,实现比人“计算”更快、“翻动”更加灵活迅速的目标。魔方机器人限采用双手臂,手指限采用二指或五指的形式,手腕容许有转动和摆动,手臂为固定。决赛用魔方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主题三:智能机器人对抗赛—挑战更强

分统一部件组和开放部件组。

1)统一部件组:参赛队伍选用统一标准的控制器、传感器、动力模块、供电模块、结构组件等部件,设计、制作符合规则要求的智能机器人参赛,通过策略的制定及程序的设计,参赛双方的机器人进行比赛,采取小组循环赛、淘汰赛相结合的赛制。根据比赛形式的不同,设置轮式格斗、仿人格斗、视觉对抗、无人机对抗、服务机器人竞技、机器人仿真等类别的比赛项目。

2)开放部件组:在对参赛机器人重量、尺寸等限制的条件下,参赛队自行设计、制作符合规则要求的智能机器人参赛,通过策略的制定及程序的设计,参赛双方的机器人在擂台上自主对抗,采取小组循环赛、淘汰赛相结合的赛制。

2.自由主题

日常生产、生活中,新型、有创意的机器人的设计、制作。

3.企业主题

企业主题内容详见各企业主题通知。


四、竞赛规则

1. 参赛对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参赛者必须组队参赛,参赛队伍按照研究生组和本科生组分别进行比赛,参赛队伍中有研究生参加的将归类为研究生组,每组不超过7名,每个参赛队伍聘请指导教师不超过3名,如聘请3名指导教师,其中1名必须是企业技术人员或交叉学科老师。

2. 作品申报:参赛作品必须是当年完成的作品。参赛队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并按要求准时提交参赛作品,未按时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比赛。申报书、说明书、诚信承诺书模板等详见本通知其它附件。本届作品申报采用无纸化形式。

3. 作品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并择优推荐15项作品参加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注:本届国赛将开通省赛推荐作品专用提交通道,高校推荐作品如获得省赛推荐资格,可自愿选择省赛提交通道,提交作品仍然参加后续网评、会评等程序。

4. 诚信承诺:所有参赛作品成员及指导教师提供身份证号 ,一旦发现并查实学术不端问题,涉事学生永久禁赛,相关指导老师禁赛两年;对涉事校(院)进行警告;如再次违犯则该校禁赛2年。

五、竞赛日程与安排

1. 作品申报:

所有参赛队首先提交《第七届高等校(院)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参赛作品申报表》(附件 1)电子版和签字盖章的 PDF 扫描版。 需待作品申报表审核通过后,方可根据不同主题提交以下作品材料:

1.“主题一”要求提交的材料

参赛队按作品有无实物,分别提交材料。

1)无实物:设计创意的 PDF 文档(文字、设计图、效果图或动画)。

2)有实物(包括模型搭建):设计创意的 PDF 文档+原理样机视频(mp4 格式)。实物模型或原理样机的功能演示视频。

2.主题二、主题三、专项赛二、专项赛三的要求提交的材料

1)参赛作品实物模型一次完整动作过程的视频(要求 mp4 格式,文件不超过 90M)。

2)作品设计技术文档 PDF,包括文字、设计图、效果,篇幅限 A4 30 页。

3. 专项赛一要求提交的材料提交参赛材料的详细要求见专项赛一的比赛细则。

2.参赛作品提交时间

作品提交时间:截止到2025520号。

六、联系方式

1.竞赛作品接收邮箱:2794584066@qq.com

2.联系方式:王老师、孙老师,QQ2794584066

校赛QQ群,595797234



教务处

机械工程学部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