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为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7月20日上午,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知行河韵-黄河文化调研实践队”全体成员,前往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位于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驻地,是渤海垦区的中心,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战略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稳固后方,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该馆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设有九个展厅,一个报告厅和红色文化设施,馆藏实物763件,布展图片584幅,生动再现了垦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党政军工作生活、垦区建设等情形。2015年12月,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被省委宣传部公布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恢弘的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像是打开了一本党的历史教科书。展厅全方位、生动详实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壮大的百年历程,按照时间脉络设置,分别为奋举义旗,点燃清河平原抗日烽火;挥师北进,创建清河平原抗日根据地;艰苦奋斗,建设稳固大后方;同仇敌忾,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无私奉献,迎接新中国诞生。渤海地区源远流长的光辉历史,丰厚了黄河口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展现了渤海人民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谱写了革命老区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实践队员李炜悦表示,饮水思源,薪火相传。本次参观让我们了解了垦区革命先辈们奋举义旗,点燃渤海平原抗日烽火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同仇敌忾,建设稳固大后方,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艰苦奋斗精神。我们时刻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身,以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初心、以以身作则的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为建设共产主义不断奋斗!
通过此次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实践队员深刻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增强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后,我辈定当争做时代先锋,传承红色基因,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让青春之花在奋进的田野中绽放,不负韶华,勇担使命!
探访知青小镇,回望垦区奋斗岁月
下午,调研团来到了位于东营垦利区的知青小镇。知青小镇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三营的旧址,是上世纪黄河入海口知青用青春和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挑战自然、艰苦奋斗历史的缩影。进入小镇,映入眼帘的是时代过往的气息,富有年代感的标语、树龄上百的古木,弯弯曲曲的石路,通过一座座老建筑、一件件饱经风霜的实物、一张张承载历史记忆的图片,了解知青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改造自然、开发建设的勇气和担当。
在黄河口农垦博物馆,队员们详细了解了从1941年至2000年,从知青下乡到组建兵团建设红色垦区的奋斗岁月。馆内展示的人物事迹、农耕工具和农耕生活照片,让人印象深刻,让队员感受到了一代代农垦人披荆斩棘、建功立业的壮丽人生。
队员们还体验使用了当时的农耕工具,不少队员表示:农垦故事回味深长,更让我们认识到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农垦精神,艰苦奋斗,不负青春,为加快推进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